選擇三腳架和雲台時,有三個簡單的要求:價格、負載和重量。然而,在這三個前提條件中,你只能選擇其中兩個。你想要一個緊湊的尺寸和良好的載重能力,那就要做好價格過高的準備。你想要一個良好的載重能力,而且口袋裡有足夠的零錢,那就要做好舉重的準備。
我不知道這種智慧在今天是否仍然適用。畢竟,中國湧現了許多新品牌,例如愛圖仕燈光、Blazar 變形鏡頭、Zeapon 電動滑軌。坦白說,它們都非常棒,而且價格非常實惠。
我目前使用的器材是RRS三腳架搭配曼富圖攝影雲台,以及Velbon三腳架搭配林霍夫水平雲台。特別要提一下林霍夫雲台,它超級堅固可靠,而且頂部還配有滑軌,非常合適。
是的,我用的是靜態攝影的設備來拍視頻,效果還不錯。不過,如果是靜態拍攝,調整傳統攝影三腳架的高度還好。但如果是拍攝需要上下移動的視頻,就不太“靈活”了。你需要花一半的時間旋轉每條腳架,調整每個腳架的高度,但永遠無法達到精確的水平。
我願意忽略這個「麻煩」。畢竟,它們本身就是頂級貨,而且我並沒有按照預期使用它們。但考慮到我年紀越來越大,我開始真的、真的、毫無爭議地討厭「調整三腳架的高度」。我必須蹲下,鬆開腳管,估算每個腳管的長度,然後再重複幾次才能調整到合適的高度。這很花時間,我寧願慢慢站起來,尤其是蹲了很久之後。
無論年紀多大,都要溫柔地對待你的背部。
現在,Flowtech 來了,它由世界聞名的 Sachtler 攝影三腳架和液壓雲台打造。這是調整三腳架高度最快、最方便的方式,而且你站得筆直就能調整。這有多酷?如果我是專業人士,我一定會選擇它,它是三腳架中的聖杯,一個環統領所有環。可惜我不是專業人士。入門級配置的價格和索尼 FX30 差不多,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去買這個。
幸好我們有 Smallrig、Sirui 和 YC Onion,它們的功能和 Flowtech 類似,但損壞程度卻只有一半。這個價格我還能接受。所以現在我正在瀏覽 YouTube,查看評論,並在心裡比較這三個品牌。